返回联盟首页  |  共产党员网

湖南党建网群

  
  

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路径方法的初探

时间:2014-12-03  来源:  作者:常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贺建文   

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和致胜法宝。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,以促进干部队伍建设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我带领市委办和组织部有关人员下基层、进机关开展调研,并进行一些积极探索。现报告如下:

一、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

据市民调中心电话调查和组织部门表格调查的数据统计,我市广大干群对当前党群关系状况总体是肯定的,认为“好”和“较好”占56.5%,“一般”占37.8%,“较差”占5.7%。然而,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,群众工作特点也在随之改变。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、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,既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,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党的群众工作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。

(一)信访工作量增大。当前,群众信访呈现主体多元化、诉求复杂化、形式多样化、活动组织化的特点。新老矛盾交织,不同利益矛盾聚合,合理不合理诉求叠加。信访主体既有退伍军人、下岗工人、失地农民、社保对象、征地拆迁户、案件当事人,也有因各种原因感到自我利益受损的特殊人群等。诉求内容涵盖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等各个工作领域。信访总量居高不下,2012年市信访局共接待群众来访1388批5715人次,其中个访1174批2167人次,集访214批3548人次。重复访、越级访、闹访、缠访等非正常访逐步增多,2012年全市到省非正常访共7人5批次。一些群众信“上”不信“下”、信“多”不信“少”、信“访”不信“法”,认为有问题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、大领导才能解决,参与信访的人越多、手段越激烈、上访越频繁问题解决得就越快。部分上访者动辄拉横幅、带铺盖、聚集多人围堵党政机关。上访途径除传统的来人来信外,网络上访、电话上访、手机短信上访的比重不断增加。其中网络上访以其快捷、方便、社会关注度高、影响力大,得到上访者青睐,2012年全市共发生网络上访618起,其中网上信访件113起,通过政府机关网书记、市长信箱上访505件。

(二)矛盾引爆点降低。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、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,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,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增,个人之间、群体之间、家庭之间、地区之间、行业之间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。不仅数量增多,而且对抗程度加剧,冲突范围扩大,明显具有“触点”多,“燃点”低,“爆炸力”强的特点。以前,很多人通过短信、段子、网贴、微博、博客来表达不满,借助复议、诉讼、上访等合法理性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,但现在,少数感觉遭受不公或委屈的人,开始通过参与群体性事件、采取暴力手段报复社会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怨恨,公民的矛盾引爆点大幅降低。交通事故、医患纠纷、环境污染、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,不管何种原因造成,诱因一经“点燃”,就会引起众人围观、起哄、聚集,经过不明真相的群众散播,在群众中迅速发酵,产生“蝴蝶”效应,从而酿成群体性事件。本市一工矿乡镇,有两名儿童被检出血铅超标,立即在群众中引起轰动,大批群众聚集到政府,要求关停境内所有采矿厂。相邻两个村的老百姓争水,双方迅速各自聚集100多人,一场械斗爆发在即,乡镇干部及时赶到现场调解制止才没有酿成大祸。

(三)社会公益心滑坡。在农村,较之20世纪80、90年代,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下降。一些地方山塘渗漏,渠道淤塞,电排年久失修却无人过问,这种状况在今年的特大旱灾中给我们以惨痛的教训。一些群众存在“事不关己、高高挂起”的心态,一座山头发生森林火灾,群众站在山下观望,却不上山扑火,认为这是乡镇干部的事,与他们无关。在城镇,人情越来越淡薄,普遍缺乏做好事的热情,缺乏扬正驱邪的勇气。对不文明行为不敢批评,对偷窃、诈骗、抢劫等违法现象不敢制止,缺乏社会责任感。一个居民小区内垃圾成堆,住户过一路骂一路,就是没人主动牵头去解决,丢的照丢,骂的照骂。一些工商户、企业主私心严重,良心泯灭,只图自己发财,不讲社会公德,毒大米、毒奶粉等事件屡屡发生。

(四)干群互信度下降。群众不信任干部。个别干部为政不廉,工作不力,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,群众看干部,总是认为坏干部多,好干部少。干部说的话群众不信服,安排的事群众不支持,常常好心办不成好事。发展烤烟生产,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事,但有些群众片面认为这是乡镇增加税收收入的手段,不理解、不支持。干部不相信群众。对一些群众的诉求,有些干部觉得是无理取闹,认为他们是刁民,往往予以不理不睬,或敷衍了事。工作中该发动群众参与的事项不让群众参与,该向群众公开的信息,藏着捂着,不让群众知情,唯恐群众知道实际情况后出乱子、添麻烦。如尽管上级三令五申,要求每个村(社区)公开党务、村务、财务,但依然有一小部分村(社区)没实行“三公开”。

二、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

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:“没有落后的群众,只有落后的干部。”当前群众工作面临一系列新形势、新问题,本人认为责任主要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,究其根源,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。

(一)认识有误区,立场不稳。一是群众观念淡薄。党来自人民,植根于人民,服务于人民。干部是人民的公仆,人民群众是干部的“衣食父母”。但少数党员干部“官本位”思想严重,乐于以“父母官”自居,对群众工作缺乏责任感,没有把群众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,只部署不检查,只发文不落实,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,忙起来不要”。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,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,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能公正公平地对待,有的甚至公然称老百姓为“刁民”、称维权群众为“钉子户”,把本来是正常的利益诉求行为看成不稳定因素,结果反而导致冲突加剧。二是工作方法落后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,社会阶层多元化,群体利益多元化,利益冲突增多,解决难度增大。面对新情况、新形势,一些党员干部不加强学习,缺群众工作的本领,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,方法简单粗暴,动不动就是行政命令、强制执行,伤害群众感情,损害干群关系。在信息化背景下,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、组织、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。一些从家门到校门、从校门到机关门的“三门”干部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,缺乏与基层群众的日常交往,与群众感情不深,吃不惯群众饭,睡不惯群众床,在少数基层党员中出现“与新社会群体说话,说不上去;与困难群众说话,说不下去;与青年说话,说不进去;与老同志说话,说不到一起去”的现象。一些人觉得老办法不管用、新办法不会用、硬办法不敢用,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,无所适从。三是工作作风飘浮。一些干部认为自己比群众先进,不爱学习,不善于思考,要求群众是一套,自己做的是另一套,表率作用差,办事不负众,群众缺乏信任。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深入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,下基层是车来车往,蜻蜓点水,干部不认识群众,群众也看不到干部。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作为负担,觉得群众素质低打交道麻烦,看见上访群众就头痛,遇到群体性事件,就举措失当,驾驭不住局势。一旦为群众做了点应该做的事就大肆宣传,自以为是。群众形象地说:交通便利了,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;通讯发达了,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;干部文化水平高了,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。

(二)发展有局限,保障不力。近年来,随着“西部大开发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、中部崛起、东部率先发展”等一个个重大战略的付诸实施,区域发展千帆竞发、你追我赶的态势正在形成。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在发展中仍然有诸多制约因素,致使群众工作难以保障到位。一是重城市轻乡村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。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,现在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2.6%。但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城市轻乡村,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,特别是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差距明显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,“城市像欧洲,农村像非洲”的现象比比皆是。致使城市带动农村、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和实效不够。农村的主导产业虽初具雏形,但大多由于资金、技术、原料、劳动力素质、市场等原因,难以形成规模经济,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普遍。尽管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4年的2.68∶1缩小到2012年的2.37∶1,但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距却由9115元拉大到2012年的19998元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,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,社会“仇富”心理蔓延,群众情绪不稳,社会心理脆弱。二是重工业轻农业导致三次产业不协调。近年来,中央以及省市区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,农村经济稳步增长,农民收入不断提高。但由于一些地方干部的执政思想是优先发展工业,片面地认为农业是个穷产业,农业项目效益低,投资周期长,对财政贡献不大,因而积极性不高。惟有工业才能强市,才能富民,才能出政绩。据调查,全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,目前已低于20%;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,目前已超出40%。农业生产步伐日益趋缓,工业发展上升态势明显。这种“重工轻农”的思想,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,致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,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,产品附加值低,常常出现“种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”的尴尬局面。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是农民,这么庞大的人群如果收入长期较低,势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,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。三是重个体轻集体思想导致经济发展不均匀。经济致富能人、理财能人。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是个体经济、家庭经营成为主体,而村级集体经济,除了土地归集体所有之外,其他几乎一无所有,个体经济与集体经济出现了极大的反差。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,仅有的一点转移支付款只能用于村干部工资和村级办公经费,村里无法投入资金发展集体经济。即使有些村组有集体资产的也因管理不完善,制度不健全,对集体资产缺乏有效的保值、增值和管好、用活的机制,致使村级集体经济严重萎缩,基础建设落后,功能不全,缺乏聚集产业、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。据调查,全市30%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000元,60%以上的村属于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,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,村级组织面临“无米下锅”、“无钱办事”的尴尬局面,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。

(三)教育有困境,办法不多。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、新矛盾,群众对物质、文化、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。群众的这些新需求、新变化,给我们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一些干部难以适应迅速发生的变化,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,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,导致群众工作滞后,方法简单。主要表现在:缺乏亲民的观念意识。认为群众文化差、水平低与他们说不清;有的在遇到群众上访时,不是主动去接访了解情况,化解矛盾,而是采用“堵、压、瞒”的手段回避问题的存在。也有干部认为当今是市场经济社会,群众都是各干各的,平时干部与群众很难搭上边。也有的被群众反对过后,认为老百姓是素质低,不讲道理。由此种种,干部群众的关系自然可想而知。缺乏恰当的工作方法。“身在基层进村不入户,面对群众不知怎样来服务”。乡镇(办事处)机关化办公现象日趋严重,在政治、政策的宣传上,觉得现在电视、报纸、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,不要也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,更不用说面对面与群众沟通,解决他们的困惑,舒缓他们的情绪了。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,增加了社会对立情绪。还有部分干部不愿潜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,遇到困难能推则推,怕担责任,矛盾上缴。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。因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较多,疏于对群众进行经常性教育,群众平时接受教育主要是广播、电视、报纸,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。有的干部与群众交流不够深入,在一些政策的宣传和矛盾的化解上存在一定障碍,致使不能有效了解民情、民意。另一方面,虽然经常通过层层开会传达了党的方针政策,但由于宣传教育覆盖面狭小和传播过程中的失真,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,理解不准,出现了执行过程中的抵触甚至对抗情况。

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引用了郑板桥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诗句,并强调,“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,要有仁爱之心、关爱之心,更多关注困难群众,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。”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,深入实际、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特别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以“忠实务实实干兴省、同心同德同步小康”为总要求,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。进一步改革考核办法,把各级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扶贫开发上来,用干部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“幸福指数”,最大限度凝聚各族群众同心同德、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,努力开创科学发展、推动跨越、同步小康新局面。

(四)机制有缺陷,沟通不畅。这些年,我市积极创新社会管理,大胆探索群众工作机制,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群众评议干部制度,在衡阳市率先成立了群众工作部,广泛推行“三定五包”抓信访工作法、“三调联动”工作法。但是,与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相比,我们作出的这些探索和创新还远远不够,我市群众工作机制仍然存在很多缺陷。换届选举机制有窘境。一些乡镇党委、政府对村干部的培养、选拔和任用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,导致选举失真,甚至产生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;在选举过程中,同姓宗族往往因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组成一个选举利益共同体,选民往往倾向于将选票投给同姓宗族候选人,宗族势力不仅在换届中从提名到票决全程施加影响,对换届后村两委决策还可形成舆论压力和票决压力,甚至出现暗箱操作或贿选的情况;个别村书记和村主任长期对立,各自拉拢部分村民支持自己所谓的“自己人”,形成对峙局面,阻碍换届工作正常开展。还有的因组织与选民缺乏有效沟通,一些组织意图得不到群众认可,一些选民的合理意愿也不能顺利上升为组织意图,因沟通不畅,导致个别选举失败,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,影响党群和谐。矛盾调解机制有漏洞。在矛盾调处方面,司法调解程序繁琐,成本相对较高;行政调解一般缺乏法律效力,强制执行力弱;人民调解缺乏权威性、确定性和强制力,对重大矛盾纠纷无能为力。三种调解机制各有局限,群众面临矛盾纠纷时难以选择,有的甚至不愿意接受正规渠道调解,而是私下找黑社会性质组织和人物摆平。信访落实机制有缺陷。信访问题数量多与问题解决的低效率并存。去年我市共接待群众来访1388批5715人次,虽然信访总量比以往有所减少,但信访数量还是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。另外一方面,根据有观的调查显示:通过信访解决问题的群众来信来访只有10%,大量信访数量的出现,不但没有使信访制度发挥高效率处理问题、化解矛盾的作用,反而使本应作为行政性补充救济的信访制度面临疲于应付、低效率解决问题的困境。信访协调力度也不强。现行的信访机构庞杂繁多,归口不一。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、人大、政府、法院和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。由于政府间职责交叉及信访事项产生的原因复杂,致使信访事项管辖权混乱,导致信访事项受理及处理主题不明,信访案件在不同层级机构间来回转办,有时对一些信访案件常出现多重受理和相互推诿的现象。

三、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

针对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,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,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创新群众工作方式,联系群众感情,了解群众需求,解决群众困难。

(一)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定群众观念。前不久,党中央提出要深入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要把“照镜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的总要求贯穿始终,把反对“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”贯穿始终,着力要解决“我是谁、依靠谁、为了谁”的问题。一是解决好“我是谁”的问题。坚持群众立场,就是要求广大党员、干部牢记“我是人民一分子、我是人民一公仆、我是人民一代表”,在工作中摆正位置、把好方向,在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时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群众,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要坚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政于民,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、新要求;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攻坚克难的靠山,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,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,共同创造美好未来。二是解决好“依靠谁”的问题。发挥群众智慧,关键是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,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。特别是在工作中要坚持群众标准,把工作交给群众去评判、检验和监督,把群众答应不答应、赞成不赞成、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。要坚持决策过程让群众参与,坚持和完善党务、政务、公共事务公开制度,运用听证会、咨询会、议事会、“诸葛亮会”等形式,实现民主决策、科学决策、依法决策;要坚持执行过程让群众监督,坚持阳光作业,主动把具体工作目标、任务、政策、措施、程序、标准、承诺内容告诉群众,自觉接受群众全过程、全方位的监督;要坚持考评过程让群众评判,开好群众座谈会、搞好民意测评,注重随机调查、抽样调查,充分重视群众的口碑和评价,使考核评价结果客观真实,经得起群众、实践和历史的检验。 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、权力大小,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,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,位尊不移公仆心,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,把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具体地、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。充分倾听群众的呼声,反映群众的意愿,集中群众的智慧,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,凡事想着群众,工作依靠群众,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,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,尽心竭力解难事,坚持不懈做好事。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各种困难,特别是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,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,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。使我们的工作能够经得起群众、实践和历史的检验。 三是解决好“为了谁”的问题。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,一切为了人民群众,一切服务人民群众,让人民群众得实惠、享成果。要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提高公民道德素质,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;要努力改善民生,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教育、就业、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;要努力改善生态,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,创建宜居、宜业的美丽家园。总之,要实现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、可持续发展,努力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
(二)通过干部“1+1+4”联村深化群众路线。近年来,我市先后借助民情台帐、“三有两评”群众工作法、“1+1联村“活动等平台开展群众工作。今年,我市又创造性地推出“1+1+4”干部联村活动,进一步深化群众路线。可以让干部沉下去访民情。全市选派1550多名市直和乡镇干部纷纷下基层、到一线,接地气、访民情、听民意。市级领导联系乡镇机关所在村,正职干部联系三类村,副职干部联系二类村,一般干部联系一类村。联村干部每月下村入户时间不低于10天,住宿时间不得不少于3天。到目前为止,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走访群众6万余户,收集社情民意1万余条,并有1000多名干部与困难户、贫寒学子、残疾人、孤寡老人、刑释人员结对帮扶。可以让干部抚民意。成立市委群众工作部,构建“纵到底、横到边”的群工网络,做到群众有干部联系卡、乡镇干部有民情日记、乡镇党委有民情台帐,乡镇每月开一次民情汇报会点评干部,村每半年组织一次群众评议干部活动。畅通联系群众渠道,让群众理有处讲、话有处说、怨有处诉、问题有处解决,实现由堵到疏、由被动接访到主动预防的转变,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。今年来,发放《民情联系卡》5.3万余张,填写《民情登记卡》2.7万余张,通过“三有两评”方法,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300余条次,有效化解化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300余件。可以让干部办好事解民困。对全市760个村(居)委会都分别安排一名市直干部和一名乡镇干部联系挂点,第一个是“解难题,即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问题。第二个是“压担子”,即要求联村干部要具体做好“清理规范村级财务、搞好城乡环境同治、抓好植树造林、调解村内矛盾”四件事。每个联村干部带着“联系卡、日记本、帮扶帐”,到“灶台边、田墈边、渠道边”去做群众工作,做到困难户必访、计生户必访、拆迁户必访,并要为当地办成2-3件实事。今年,我市已选派的联村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,办好事实事1700件,扶持产业项目820个,帮助群众建设农村公路22公里,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1座,兴修水渠20.5公里,深受群众好评。

(三)通过开展四个服务力求群众满意。要大力开展以“开门服务、热情服务、高效服务、廉洁服务”为主要内容的“群众满意机关”创建活动。一是开门服务听民声。各级各部门都要敞开办公大门,让群众方便找到人,办成事。办公室要设立告示牌,公布上班人员个人信息、电话、工作去向等,方便前来办事群众寻找。接待群众要开门见山,直奔主题,说话不兜圈子,不绕弯子,不说空话、套话。二是热情服务贴民心。要端正态度,心系群众,服务人民,真正在思想上贴近群众,在工作上帮助群众,行动上深入群众。要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,善于做好群众工作,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常宁发展密切联系起来,时刻保持开拓进取的饱满热情,要充满热情踏实工作,鼓足干劲扎实工作,力求实效务实工作。三是高效服务解民忧。要坚持提速提效服务群众,切实解决群众困难,为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,争取“一揽子”解决问题。一要抓好政务窗口服务。全市所有审批事项都必须按要求进政务中心窗口办理,推行首问负责制,限时办结制,超时问责制等,优化办事流程,减少办事环节,压缩审批时限;二要打造“12345”平台。整合110、119、122等公共服务资源,把政府部门、公共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的社会求助电话统一与“12345”电话对接,实现“12345,一个号码找政府”;三要转变政府职能。减少行政审批行为,完善对前置审批的管理,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通过事后监管、间接管理可以解决的前置审批,按省市要求,要全部取消。按照《行政许可法》的相关规定,我市应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31项,调整行政审批项目85项,并将原有8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裁减合并为75项,现已全部处理到位。四是廉洁服务顺民意。加强对权力的监管和反腐力度,坚持“苍蝇”“老虎”一起打,既是中央决心,上级政策,更是民心所向,民意所愿。我们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,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,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。减少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公务接待坚持简朴、节俭原则,严控财政供养人员数量,不兴建楼堂馆所。

(四)通过群众评议干部突出群众监督。要进一步完善“三有两评”工作法,把对干部的评议权交给群众,积极创新评议方式,让群众来评价和监督干部。一是评议内容要让群众把握。评议内容要紧贴群众的实际需求和认识特点,让群众看得见,听得懂,想得清。要把民情台账作为群众评议的依据,围绕联点包村干部对联点村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、便民服务情况、指导村级经济发展的思路、措施和效果等进行评议。要把干部联系群众次数、下乡次数、服务措施等作为群众评议干部工作绩效的依据。二是评议过程要让群众参与。在评价主体上,变“干部评议干部”为“群众评议干部”,要民主推选对情况最熟悉、最有代表性、最有发言权的群众对干部进行评议;在评价的内容和尺度上,变“组织定夺”为“群众把握”,要让群众或群众代表与参评干部面对面,充分运用干部述职、群众质询、群众点评等手段,在测评方式上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,按满意度评分定等,当场公开结果;在结果运用上,变“评用脱节”为“奖惩兑现”,将评议结果与干部的奖惩挂起钩来,运用评议结果,加强乡镇干部管理,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。三是评议效果要让群众决定。群众评议,评是手段,改是目的,推动各项工作、让群众满意是最终目的。要以看得见的亲民作风让群众满意,要放下架子听群众心声,要扑下身子与群众劳动,找准路子为群众致富,要以为民举措让群众满意,要抓住“谋利”和“解忧”这两个主要环节,从群众反映最强烈、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,从群众最需要,最强烈要求的地方做起,要以惠民成果让群众满意,用足用好用活惠民政策,继续加强免费农灌、免费参合等一系列举措的惠民力度,投资兴建乡村公路、化解教育前段债务、解决农村安全饮水,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惠。联系群众要轻车简从,勤俭节约,严守纪律,确保扎扎实实开展工作,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
(五)通过创新信访机制强化群众工作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,积极推动和完善信访新机制,用新机制开创新局面。一是加大“公开透明”力度,让群众放心。要以“群众关心”为公开准则,坚持定期公开党务政务。市直机关单位和乡镇办事处建立党务政务公开专栏,村和居委会建立党务政务“信息之窗”公开专栏,在党政门户网站内要开通村务公开网页,公开内容包括粮补直补和低保资金发放、道路硬化、林权改革、校舍维修等,坚持动态更新,随时随地接受监督。要在报纸、电视台开设“公开承诺”专栏,市直部门和各乡镇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就惠民服务、效能考评、问责查处等事项,向群众公开承诺,接受监督。二是加强“三调联动”力度,让群众舒心。坚持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依托,实行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联动,努力降低司法调解成本,加强行政调解执行力,注重发挥当地老党员、老代表、老委员、老干部、老工人的作用。对那些民间纠纷引起的一般治安案件、轻微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,要采取“多调少裁”、“多调少罚”的方式去解决。在突出调解工作的同时,还要着力抓好平安常宁创建,打造一批平安村、平安学校、平安社区、平安机关。通过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“三调联动”,三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720起,有效消除了矛盾隐患。成立民调中心,新装17条调查专线,重点调查社会治安情况等16个方面的内容,对收集的意见建议一一交办、一一回访,直至群众满意。今年来,通过民调渠道调处化解越级信访积案28件,接到各类诉求167件,已解决123件。上半年省民调排名我市与2012年同期相比,前移18个位次。三是强化“三定五包”力度,让群众安心。继续推行“三定五包”抓信访,接访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人员,领导包接待、包调查、包处理、包落实、包稳控,坚持“一个积案、一名领导、一套班子”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接访,每天都明确一名市级领导接访,全部张榜公布,提前预告。市直和乡镇办事处也实行主要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,公布接访时间、地点和领导名单。要继续加强新任副科级以上干部轮流到市委大院值班接访制度,由市委总值班室总调度,两个月轮岗一次,大院内单位每周一轮,每个月通报一次情况,充实接访力量,提高年轻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实践能力。今年来,市级领导约访群众300多人次,办结信访积案36件,息访办结率达98%,几个进京信访老户全部息访,信访量持续3年大幅下降。

 

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  主办

Copyright ©    HNCNDJ.GOV.CN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  -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湘ICP备13008628号-1    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1号   投稿邮箱: cnswzzbbgs@163.com   邮编: 421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