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5-12-14 来源: 作者:毛雄辉
当前,大学生村官自嘲是“三不像”,不像工人,天天呆在家里,走不出去;不像农民,不能天天务农,既要开会,又要处理民事纠纷;不像干部,没有编制,没有行政权,工资是干部的零头。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,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(一)心态不正,工作不顺心。一是对现状存在悲观情绪。从“天之娇子”走向偏僻农村,心理上有些失落。认为目前的经济状况,不能为家庭、父母分忧,尤其在个人婚姻问题上,个别男同志觉得自己找个女朋友都难,更谈不上成家立业。个别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存在有“轻视”心理。认为大学生村干部一聘三年,在农村工作是暂时的。因此,产生了生活上关心照顾,工作上要求从宽,能做多少算多少的现象。个别村存在着重照顾、轻使用、不培养的问题,管理松散,要求不高,不压担子,不放手使用,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。二是对出路存在忧患意识。两届期满后的出路,存在一定的担忧。在待遇上,有70%的大学生明确表示,自己选择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,并不是看重财政每月拨付的固定工资,而主要期盼有关政策予以兑现,乡镇及市直一般事业单位缺编时优先考虑补编;表现特别突出的,经组织考察,可提拔担任乡镇领导干部;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人员,优先考虑提拔重用,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。在四项目人员中,相比其他三类人员的政策待遇,大学生村官的心理上有落差。
(二)能力不足,群众不公认。一是指导农业生产能力不足。现任在职的大学生村官普遍年龄小、经验缺,工作波澜不惊。帮助指导农业生产只搞形式,只为应付,不事农桑,不识农时。二是协调处理矛盾能力不足。农民之事无小事,有的村官面对矛盾纠纷和村民投诉,置之不理,推诿扯皮;或是方法简单,不分青红皂白,甚至夹杂私心,不讲正义,导致矛盾不能及时化解,酿成大祸。三是加强社会管理能力不足。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路不清晰,人云亦云,别人干什么跟着干什么;有的大学生村官,乔居闹市,或是外出另谋他业,对村内事务不闻不问,导致村民有情绪,班子变涣散。
(三)收入不高,生活当家难。大学生村官既是基层组织领路人,也是家庭生产生活的当家人。据调查,我市50%左右的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,一个村的各项支出全靠村平6万元的转移支付。大学生村官微薄工资,相比村民进城务工每天能获得200—400元的劳务收入捉襟见肘。去年3月份,广东省大学生“村官”冼润霞就跟习总书记诉苦,说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扎根服务,都到了而立之年,面对1450元/月的基本补贴,感觉结婚生子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。经济压力大,未来无保障,导致整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人心不稳。 (毛雄辉)
附件下载:
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 主办
Copyright © HNCNDJ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 -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湘ICP备13008628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1号 投稿邮箱: cnswzzbbgs@163.com 邮编: 421500